人的艺术,在水土里交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随处可以找到陶的影子。种花草的花盆、煲靓汤的汤煲、品香茗的茶具……陶器都是实用又亲民的选择。不仅如此,制作精良的陶器更是可以传世的艺术品。而制造陶器的过程,如今也成为了热门的休闲活动——各种陶艺教室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开枝散叶,小到学龄前的孩子们,大到已经工作的都市白领,汇聚一堂学着“拉坯”、“刻花”、“施釉”,乐此不疲。

学做陶器的过程,用最质朴的语言来形容,或许就是“玩泥巴”。
在汉字里,“陶”字的“阝”(左耳刀)部,由“阜”字变化而来,其本义为土山。“陶”字本身就描述了陶器的制作过程——从土山上取黏土制作而成。陶器和瓷器一样,其本质就是泥土经过塑形和烧制之后而制成的。佛经中有着“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故事,陶器的生产过程也堪称另一种“浴火重生”。看起来普普通通的黏土,在经过火焰的洗礼之后,会变得更加坚硬而富有光泽,而且还会根据泥土成分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色泽,简直如同魔术一般神奇。
而这样的神奇,我们的祖先可能在距今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已经体会过了。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陶器踪迹是在江西仙人洞文化遗址中,它们如今只能呈现为非常粗糙的碎片,但已经可以看出人工制造的痕迹。全国各地都有不同时期出土的陶器踪迹,例如于安徽省潜山县的王河镇出土,距今6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遗留下薛家岗遗迹,就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包括鼎、豆、壶、罐、盆、碗、鬶、杯等,其中以枫叶形足釜形鼎,扁凹状、扁柱状鸭嘴形足罐形鼎,敛口、直口高柄豆,小口折腹壶,鸡冠耳鋬碗,喇叭口细高颈凿形足带把鬶等为典型代表。

在合肥市蜀山区,有一种传统古陶工艺的代表被保留了下来,它叫做庐州土陶。庐州土陶在制作工艺上完全遵循传统工艺流程,用龙窑烧制,擅长通过不同的泥土来达成复杂的成形效果。如今,庐州土陶的唯一传承人就在蜀山区,他的名字叫做李宏亮。他的父亲和爷爷都以制陶为生,家族从事这个行业可以上溯到清末民初时期。今年52岁的李宏亮,曾经做过舞台美术设计师,下过海经过商,但最后还是被这种“泥土的艺术”所折服,拾起了祖辈的旧业,“专业玩泥巴!”

李宏亮的微信名叫做“野佬”,他也喜欢朋友们这么叫他。在他看来,做土陶,就是一件很“野”的事儿。“陶艺,说到底其实就是玩泥巴,是水和土的艺术。”李宏亮说,“每个人小时候都喜欢玩泥巴,把看起来平凡不起眼的泥土,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塑造成各种物品和造型,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天然的魅力。”中国神话里有家喻户晓的“女娲造人”的故事,泥土经过女娲之手被赋予了生命,变成了人,在李宏亮看来,其实这个过程跟做陶器是很接近的。说到底,陶艺是一种有人情味的艺术。明代才女管道升曾用制陶的过程来表达柔情蜜意:“捻一个尔,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起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尔,尔泥中有我。”
专心做陶20多年,李宏亮一直坚持的,是对泥土本身的执着。“有好土才能有好陶,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李宏亮说,泥土就是陶器的本质,不同地方的泥土都有着不同的特性,而这些特性和差异,也会如实反映在烧制成的陶器上。“比如江西景德镇的泥,就比较细腻,所以适合用来做细腻的瓷;而合肥大蜀山的泥,则比较黏软,烧制之后有独特的粗犷味道。”对于各地不同的泥土,李宏亮如数家珍,如今他已经练就一身“看泥识产地”的本事,只要给他一捧陶泥,他就可以根据其颜色、特性,判断出它来自哪里,适合用来做什么。

许多游子思乡情切,会带上一捧故乡的泥土放在身边。而对于李宏亮来说,这种故土深情,又有了另一层的涵义。
李宏亮做陶器,最钟意的还是故乡大蜀山的土。大蜀山位于合肥市蜀山区,虽然名字里带着个“大”字,其实只是一座海拔284米的小山,本身是一座死火山。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大蜀山的泥土成分非常特别,非常适合用来制作陶器和工艺品。在前几年合肥大蜀山森林公园动工建设时,李宏亮从工地上买下了大量的泥土,运到自己的地窖中,作为制陶的材料。“这次屯的土,足够做到我退休了。”李宏亮把玩着自己亲手用大蜀山陶泥制作的茶壶,露出稚童得到心仪玩具一般的天真微笑。

不过,庐州土陶只有土还不行,水同样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合肥蜀山的水,也带着这里独特的温度。合肥市位于江淮流域,原本就是雨水丰富、河网密集的水乡之地。每年6-7月之间的梅雨季节,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大量的降水,也让这里的土地变得温润如玉。在蜀山区小庙镇,有一条东汉末年留下的古运河,名为“曹操古运河”,相传是曹操开辟的。曹操统一北方后,为了东征孙吴,决定从六安到合肥城开凿一条人工运河,连接东淝河、南淝河,通过巢湖沟通淮河、长江水系,以便运送人马、粮草攻打东吴。但运河开凿至江淮分水岭处时,因为这里的泥土松软,清嘉庆《合肥县志》上曾如此记载这条古运河的开挖:“河道日挖一丈,夜长八尺”,白天挖好的河道,过了一夜又恢复了原样,以至于曹军以为冒犯了神灵,就此停工,终究工程无法完工。这个年代久远的“烂尾工程”,如今为当地人留下了5公里左右的河道遗址,已经成为附近农民们的养鱼的鱼塘,种植菱角的好水。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概就是如此吧。蜀山独特的泥土造就了独特的水系环境,这样的水土又催生出了独特的庐州土陶文化。
这样的文化,如今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肯定和保护。李宏亮和他的庐州土陶,如今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也作为非遗传承人,得到了蜀山区的各种支持。在蜀山区文化馆,他有两间独立的工作室,用以展示、制作他热爱的陶器。

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手工艺之一,陶艺不仅没有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淘汰,而且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生命力,发挥出各种新的作用。从航天事业到腕间精致的手表,我们如今都可以见到各种高科技陶瓷的存在。它们耐高温、高硬度的特性,让人类得以在各种新领域中获得进步和发展。但追根溯源,这样的高科技材料正是与陶一样,来自于泥土,来自于大地。我们用陶来寻源古代,通过历史了解现代,从现代走向未来。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