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特殊比赛背后,一个500亿的水下市场正在浮现

本文为寻找中国创客(ID:xzzgck)原创
作者 / 刘景丰
编辑 / 苏琦
黄色的外壳搭配白色的支架,四方的外形拖着一根长长的控制线。在操作手的控制下,机器人在近2米深的水下完成定向点击、抓取、投放等一系列动作。
看上去再简单不过的动作,在视线昏暗的水下,再加上暗流、浮力等影响,想要精准完成其实并不容易。
5月15日,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首场水下机器人挑战赛,在天津滨海新区渤龙山庄开赛。来自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13支队伍参赛,通过操控智能水下机器人展开激烈角逐。
作为本次赛事的承办方,中国水下智能企业深之蓝为参赛队伍提供了由其研发的“豚”系列水下机器人供参赛队伍使用。与此同时,由深之蓝研发、曾经参与北极科考的“海翼号”水下滑翔机也在此次展会中亮相。
成立7年的深之蓝,是国内首家专业从事全系列水下机器人及相关水下核心部件研发、制造、销售的高新科技企业。公司围绕海洋资源探测和海洋环境监测两大主题面向社会提供自主水下航行器(AUV)、水下滑翔机(AUG) 以及缆控水下机器人(ROV)等小型水下运动载体的相关技术解决方案和产品。此外公司还面向个人消费端推出水下助推器和动力浮板等产品,且已经达到量产。
随着消费级水下机器人的逐步推广,并逐渐进入产业化。深之蓝创始人兼CEO魏建仓表示,未来水将不再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障碍,而是一个新的生存空间,新的资源基地。
水下机器发力应用场景
5月15日进行的水下对抗组比赛,通过积分赛、排位赛、决赛等环节设置,让参赛选手逐渐熟悉比赛环境的同时,充分展现了水下机器人的能力。
挑战赛立足水下机器人的实际应用场景,围绕水下搜索观测、水下操控作业、水下智能感知以及水下科技救援等水下领域典型应用场景的能力需求,设置了三个不同组别的竞赛。
本次挑战赛执行委员会主任、深之蓝创始人兼CEO魏建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赛事的设置主要是考验机器人在水下的准确定位、观察能力、抓取能力和精准作业能力。其中最具有挑战性的是精准作业能力。
科技救援组的比赛,由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国内专业搜救团队和水下机器人专家共同组成命题组,参考“马航370搜救”、“潘家口水库搜救”、“重庆万州公交搜救”等典型水下救援事件的主要搜救流程,在预定水域想定设置比赛场景。
比赛中,面向所有参赛团队征集并评选最优搜救作业方案,然后邀请国内顶尖专业搜救团队,利用深之蓝的“橙鲨”自主水下航行器、“豚”系列水下机器人等先进装备进行现场搜救作业,真实呈现搜救方案。
而智能展示组的比赛,则由各参赛团队自选主题,自选设备,申报智能项目,利用多媒体和水中实装结合进行展示。评委将从智能水平、创新创意、应用前景等维度进行考核。
最终,国防科技大学玄武二战队、浙江大学HOME战队、国防科技大学玄武一战队等三支队伍分别在科技救援赛、智展未来赛、水下对抗赛中获得桂冠。
国防科技大学的玄武二号战队队员金洛欢在比赛结束后表示:“比赛项目的设置,不仅考验水下机器人的基本性能、图像拍摄、姿态控制、水下抓取等观测及作业能力,还对我们的战术策略、团队协作、人机结合等综合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魏建仓称,本次比赛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所有赛事都有实际的场景支撑,都面向实际的任务。三场比赛实际上也代表着水下机器人一步一步走向更深入、更复杂的场景功能。
他认为,水下机器人是一个工作平台,帮助人们在水下完成信息和资源的获取、完成救援任务或者进行娱乐活动,“水下机器人的场景有很多,和人们生活相关的应用包括水下救援、水下定位和水下打捞。在工业应用中,包括海上风电机组的安全检测,核电设备的维护,还有深海探测、海油开发,都需要水下机器人协助完成。”
从军事、工业水下机器人起家的深之蓝,早已实现了产品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我们参与了很多水下救援打捞工作,包括公众比较熟知的郴州失联妇女、重庆万州公交车落水事件、潘家口水库潜水员事件等。”魏建仓称。
正因为有这样“刚需”的应用场景,深之蓝的水下机器人也成了各地应急消防部门乐于采购的水下搜救设备。
自研工业及消费级水下机器人
斩获多项国际大奖
在此次世界智能大会上,深之蓝还展示了其重磅产品——“海翼号”水下滑翔机。

深之蓝研发的“海翼号”水下滑翔机
水下滑翔机是一种新概念水下机器人,它能够通过调节自身浮力和姿态,实现在水中滑行并对水体信息进行收集,其能源利用效率高、噪音低,具有能开展大范围、长时间连续海洋环境观测的优势。
2018年7月28日,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在白令海公海区域成功布放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翼”号水下滑翔机。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水下滑翔机首次在白令海布放,也是首次应用于中国北极科考。“海翼”号水下滑翔机现已在东海、南海、太平洋、印度洋、白令海峡等海域完成多次海上应用,截至目前,累计海上工作天数超过2000天,累计观测距离超过4万公里。
作为国内首家从事全系列水下智能装备自主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的科技型企业,深之蓝的展台现场除了工业级水下机器人,还有Sublue消费级智能产品。包括获得了中国设计红星奖、2018亚洲CES创新奖的Sublue 白鲨Mix水下助推器,拿下2019CES创新奖的Sublue Seabow水下助推器,以及刚刚荣获红点奖的Sublue Swii智能动力浮板。
魏建仓介绍,水下助推器是一个在水里解放人的动力和姿态的设备,“一条鱼可以在水里非常灵活自由地游动,而人下了水却显得僵硬笨拙。但借助水下助推器,人也可以像鱼一样,在水里自由活动。”
相比水下助推器,动力浮板更轻便。动力浮板的作用,是在水里给人提供动力和浮力。“借助这套设备,人就像水面自由游动的鱼,对于小朋友来说,可以帮助他们在学游泳时浮在水面练习打水。”魏建仓说,这些新产品的推出,将在游泳、潜水、亲子等领域引领水下新生活方式。
水下机器人进入产业化
2020年市场规模达500亿元
尽管水下机器人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但在国内水下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才是近几年的事。
2013年,大疆的无人机进入消费市场,进而引爆行业,成为人人关注的消费产品。借助于无人机市场的快速发展,大疆一跃成为全球无人机行业的龙头。
也是在2013年,深之蓝公司成立,军人出身的魏建仓瞄准水下机器人行业,决心开发出能引领全球的产品。
“在2015年之前,我们在这个领域是远远落后于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因为核心部件的落后,导致我们的产品不可能优于海外。当然,推进器可以从国外购买,但一个推进器卖1万美金,你的产品价格不会有任何的竞争力。”此前在寻找中国创客第五季启动峰会上,魏建仓说。
2015年上半年,魏建仓决定自己做水下推进器,直到2016年下半年才取得突破,其间至少有一千次以上的实验。“现在美国一些对标产品的可靠性在60小时,也就是说,连续最高转速运转60个小时是可靠的,而我们现在做到了168小时。”
此后,深之蓝相继推出面向企业级的缆控水下机器人,和面向消费娱乐市场的水下助推器、动力浮板等产品。
随着消费级产品的推出,水下机器人行业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深之蓝的产品也逐渐在国内外各种展览及比赛中屡屡获奖。其中深之蓝白鲨MAX斩获2017年红点奖,成为全球首款荣膺红点大奖的消费级水下机器人,并被德国埃森红点设计博物馆永久收藏。

深之蓝研发的Sublue 白鲨Mix水下助推
魏建仓称,成立7年的深之蓝目前已经实现量产,“我们的特点就是产业化。产业进展的核心判断标准就是越来越贴近生活,它涉及到制造方面和机器本身系统的智能性,大大拉进产品跟生活的距离,使其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水下机器人就是开拓人们在水里的视野和活动。”
有专家预测称,得益于我国消费端的应用,2020年水下机器人市场规模将高达500亿元。相较于无人机市场的火爆程度,虽然目前水下机器人市场还没有完全走热,但产业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消费市场。
魏建仓称,作为行业第一梯队的头部公司,深之蓝在消费级水下机器人领域,已经是全球领先。“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把人解放,让人在水里像一条鱼。”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