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魏县前大磨乡李枣林村一架正在运行的固定式喷灌装置。新华社发
▲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打成的530米深水井,让村民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资料图
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的裴清旺,大半辈子没洗过畅快澡,如今每次在村里的同心浴池美美地泡上一阵后,脸上的皱纹都会舒展不少。
裴寨蔬菜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裴龙翔,打小见过的水果只有耐旱的柿子,直到十几岁了才知道苹果葡萄长啥样,现在他带着村民种了二十几个品种的果树。
书记主任“一肩挑”的裴春亮,几乎每次走到村里碧波荡漾的水库边,脑海中都会不由自主地回荡起一种声音,那是老村的古井,在地皮冒火的年景里,辘轳出的吱呀吱呀声……
人离了水没法活,庄稼缺了水不会长。这个裹在太行山脉丘陵里的村子,祖祖辈辈都在为水愁为水忙。新中国成立后,辉县人民发扬当代“愚公精神”,重新安排家乡山和水。作为当年十万大军战太行中的一员,裴清旺眼见着一条条百里长渠,长龙一样穿山越涧;星罗棋布的库池灌站,明镜般在万山丛中闪耀。因距离偏远而够不着渠水的裴寨,也在近年来打出了深井,修成了水池,建好了水库,不仅本村因水而焕发生机,还滋润了整个张村乡东半部的几万农户,书写出一个村庄治水兴水的动人史诗。
“盼水盼到了骨子里”
地处辉县东北部的裴寨,土薄石厚、十年九旱,村民抬头瞅见的是山,低头看到的是沟。这样的环境,别说庄稼地浇水,连人畜饮水都十分困难。
村子东南角那口古井是最聚人气的地方。这井不仅为裴寨提供着保命水,还养育了附近十里八村的乡亲。可是每当旱得狠的时候,井水也少得可怜,辘轳吱呀一回只能打上来半碗水,只能等着新一股水慢慢从岩石缝中渗出来后,再接着下第二次桶。排队的村民们,有了大把工夫说笑,有时也会为水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大打出手。当井台石头被桶底磨得快能照出人影的时候,大家就用钎子在上面凿出一个个小坑来,可没过多久,井台又滑得直闪脚了。
上点岁数的人,都对缺水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井水不够用的时候,只能吃房檐水、地窖水;出门可以不锁屋门,但一定要锁水窖;客人到家里,吃个馍没事,喝碗水却心疼得很;村里至今流传着一个顺口溜:“过年半盆水,全家用个遍;女用头遍水,男人洗二遍;洗罢手和脸,再洗脚底板。”水不但紧缺,而且不卫生,舀出来的水上常有跟头虫(蚊子幼虫)翻来跳去,家家吃水都要先过罗。
人吃水难,庄稼只能望天收。“水像油一样金贵,滴滴都得用在最要紧的地方。”裴龙翔小时候跟着大人去种地,就是在水瓢上钻个眼儿,小心翼翼地洒水点种。到了该收获的季节,多少个年景都是“收麦用手薅,运麦用筐挑,打麦用棍敲。”有一年割麦,看着麦子都旱死了,毛烘烘的一片,连个麦种都收不回来,裴龙翔一屁股坐在麦地上,发出了“凭啥咱这地方打点粮就恁难”的呼喊。
“乡亲们盼水真是盼到了骨子里。”裴春亮说,他在家谱上的名字叫裴清平,裴寨祖上排辈分,“清龙泉雨海,湖泽润河江……”辈辈与水有关。
“家家户户都上水利工地”
曾经,河南省最缺水的两个县,一个是林县,另一个就是辉县。林县因开凿出人工天河红旗渠而闻名全国,毗邻的辉县,也因改造太行获得过周恩来总理“辉县人民干得好”的肯定。
每每回想起年轻那会儿参加太行山改造的事,67岁的裴清旺眼里都会闪出不一样的光来。
辉县70%的面积被太行山的峰峦沟壑和山下的丘陵占据,频发的水旱灾害,曾让这里的人民苦不堪言。“太行山里雨水过度集中,夏季山洪暴发时,大水从高高的山地直扑下来,真就像疯狂的猛兽。等雨季过后,条条河道又都变成干河,旱灾紧接着就来。”裴清旺说。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结束靠天吃饭、受大自然摆布的历史,毛泽东主席提出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论断。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农闲时节,大部分农村劳动力都被动员起来修建沟塘渠堰。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上水利工地,开山的炮声震天响,鲜艳的红旗迎风展,苦活儿累活儿危险活儿大家抢着上,整个辉县山区就是一个千军万马战天斗地的大战场。”裴清旺回忆道。
为了让“洪水不出山,平川不受淹。蓄住山水能浇地,腾出河滩造良田”,当年的县委书记郑永和带领辉县十万儿女扎进深山窝棚里,顶酷暑,战严寒,用钢钎、铁锹、手推车等最初级的工具,“啃”出了几百里长的雁高渠、西干渠、东干渠,砌出了一个又一个水库,形成“群库汇流”渠系,打造出“高峡出平湖,灌渠绕山转”盛景。
那个时期,我国先后建成了8万多座大、中、小型水库,水害变水利,基本消灭了大面积的干旱现象。
后来,辉县市委市政府又兴修了南干渠和北干渠,使得大片农田实现自流灌溉。改革开放后,农田水利建设开始由过去的主要依靠国家或集体筹资筹劳模式向市场化模式过渡。随着支、斗、农、毛渠配套建设过程放缓,山里还留下一些渠水通不到的地方。这其中,就包括裴寨村。
彼时的裴清旺不会想到,当年他参与建设的三个水库中,有两个水库的水会在30年后被引到裴寨来。他同样没有想到,30年后他喝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
“再也不用为吃水作难了”
2006年以前,裴寨的村史就是一部打井史,一部打井史又是一部失败史。一代接一代,打出来的基本上都是干窟窿。
“在山里头找水,就是跟石头较劲,打的是井,拼的是钱。”裴龙翔说,2005年在外经商的裴春亮被乡亲们“三顾茅庐”请回来当村主任后,就一心想着改变家乡的面貌,让接济过他们一家的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定格在童年记忆中的一个画面,让水成为裴春亮心中的痛。“有一天家里做饭没有水,娘让我去挑水。我跑到村里的老井,挑了两半桶泥汤水回家。快进家门的时候,被一块石头绊倒了。见水洒了一地,娘赶紧找来一个盆,用手把地上的水扒拉起来,将就着做了一顿饭。”
裴春亮心里明白,没有水,怎有粮,怎有钱,怎有滋润的日子,又怎有真正的幸福。为此,在新村建设的同时,他像祖辈一样也开始“找水”。2006年3月15日,深水井在新村西北角开钻。工程队连续干了几天,都钻到200米深了,不但没见到水的影子,还钻毁了三根钻杆。听到工程队打算放弃准备收工的消息,乡亲们急匆匆赶来,有的递烟,有的送水果,有的送馒头,还有的提着鸡蛋。后来裴春亮赶到现场,将工程款从50万元追加到83万元,才勉强留住了他们。
功夫不负苦心人。在钻到530米、用毁了8根钻杆的时候,终于打出了一眼活水井。出水那天,乡亲们端着盆、拎着桶围在井口,看着粗粗的管子里蹿出一米多长的急流,眼里都是激动的泪花。第一碗水端给了80多岁的裴礼老人,碗里还漂着机油花儿,老人一口气喝了大半碗后,高声说道:“真甜呀,咱再也不用为吃水作难了!”自建村300年来,裴寨第一次实现了安全饮水。
“池水流进乡亲们的心里”
2007年春旱特别严重,田间的小路上,裂开了手指粗的缝隙。吃水的问题总算解决了,但农田灌溉、大棚种植缺水的问题又摆在了面前。当年11月,村“两委”研究后做出了一个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决定,在新村最高处卧羊山顶挖一口水池,再借力南干渠,把100公里外石门水库的水引过来!
“劈开太行山”的“红旗渠精神”穿越时空,仿佛又在裴寨上演。裴春亮个人出资,党员干部带头,中年劳力义务出工,老人做饭,小孩送饭,大家不分昼夜、不计报酬,像当年辉县大兴水利一样遇山开山、遇沟架桥,日夜奋战在施工现场。
历时两年零七个月,二级提灌工程、5000立方米蓄水池建好了,1100米地埋管道也铺好了。从此,裴寨村的土地告别了“望天收”,实现了自流灌溉。
乡亲们看着顺着管道汩汩而流的池水,感觉那水好像不是流进了麦田,而是流进了山里人的心里。因此,大家给这个蓄水池起名叫“田心池”。
“水库成了聚宝盆”
引来水,就是引来财。有了水的裴寨,开始发展高效农业。连啥叫高效农业都没听过的村民,在村“两委”的组织下,跑到山东寿光、陕西杨凌等地取经学习,回来后开始建设玻璃日光温室和钢架地温温室,并陆续种上各色蔬菜和花卉。
正当大家准备放开手脚大干一场的时候,又一个难题出现了。田心池受季节性放水限制,但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每天都需要灌溉,三四月份,因供水不足,棚里的西红柿和黄瓜蔫得都趴秧了。水,再一次成为制约裴寨发展的“瓶颈”。
2011年1月底,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发布,这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首次出台的一个关于水利的综合性文件。其中,“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江大河治理、水库加固除险等”是文件关注的重点。
辉县市抓住这一重大改革机遇,促使一批水利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或纳入国家水利发展规划的盘子。2011年开始,辉县水利建设资金投入逐年增加,每年都有1亿多元。
政策的雨露洒向大江南北,裴寨也品尝到了其中的甘甜。为了彻底解决水的问题,已经当选为村支书的裴春亮领着村里几个最有经验的泥瓦匠实地考察论证,决定利用老村天然深沟建设裴寨拦洪蓄水水库,通过北干渠将百公里外三郊口水库的水引过来。水库建成后,不仅能使东半乡3万多口人近2万亩耕地受益,还能使沿沟两岸的高效农业和旅游观光业一体化发展。
2011年3月,裴春亮把想法向村“两委”班子成员和盘托出,当大家听到这样大的工程估算下来需要6000多万元资金时,都由兴奋转为沉默。早已想好打算的裴春亮对大家说:“我们可以争取政府支持一部分,发动群众捐款一部分,缺口部分由我来兜底。”
水库建设获得了水利专项资金投入1000万元。听说裴春亮要带领大伙给村里修水库,父老乡亲们都自发来到了捐款现场,30元、50元、100元、500元……有的把攒了多年的家底都捐了出来,张村乡中心校的孩子们拿出了自己平时舍不得用的零花钱。当看到这些粘了又粘、补了又补,一角、两角,五角、一元拼凑的71.8元捐款时,裴春亮掉下了热泪,他动情地说:“这些钱咱一分钱都不要动,好好把它保存起来,看到它就能增添我们为群众干事创业的动力。”
捐款的同时,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自愿出义务工,80来岁的裴起老人也要上工地,见大家都拦着不让去,他着急地说:“别的活我是干不了了,帮你们看摊儿总可以吧。”
2013年底,长2.3公里、容水量达到80万立方米的水库终于建成蓄水。通水那天,三郊口水库的水奔流30多个小时,如黄土地上的一条青龙,跃进了裴寨。那一刻,十里八村来看水的乡亲们,一下子沸腾了!
2014年,当河南遇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干旱的情况下,新建的水库,保障了周围2万亩耕地的丰收。
“拦住洪水变财富,水库成了聚宝盆。”焦渴多年的土地焕发出无穷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裴寨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高效农业效益可观,瓜果蔬菜年年大丰收,每亩土地的收益是原来的20倍。跨境电商、乡村旅游红红火火,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了,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