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苏州11月8日电(张奥林)阳澄湖半岛莲池湖公园、锦溪镇祝甸村、昆山大渔湾智谷小镇、太平街道沈桥村……走进苏州各地,处处绿水青山,风景如画。从以“环境换取增长”,到打造出一张张亮丽的“城镇名片”,这背后,是苏州坚持不懈,践行水源治理和环境保护、改造措施的成果。
【生态美景:莲池湖公园】
7日、8日,中新网记者随“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文明行”采访组一行,前往苏州阳澄湖半岛的莲池湖公园等地,展开实地探访。
江苏省苏州市莲池湖。中新网 张奥林 摄
莲池湖公园占地面积约79万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积约2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约43.5万平方米。
公园以水面为中心,种植大片的荷花、莲花等水生植物,配以石桥、木廊、雕塑等休闲设施,营造了独特的公园景观风貌。
据园区负责人介绍,景区建设过程中始终践行生态优先,所有建筑物高度不得超过18米,因为园区主要种植的香樟树高度一般不会超过18米。他表示,“莲池湖园区追求的,是在绿化林荫环绕中去找建筑物这样一种要求”。
此外,关于园区污水排放,该负责人介绍,“所有的雨污水都会排入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百分之百进入管网进行污水处理。”
记者观察到,整个园区空气清新、湖面清澈。据负责人介绍,莲池湖会在夏季开满荷花,吸引周边大量游客前来休闲观光。他表示,该园区2018年全年游客到访量,达到了418万人次。
【古窑新生:锦溪镇祝甸村】
随后,采访组驱车前往昆山市锦溪镇祝甸村。祝甸村历史上曾是金砖的制作加工地,有着悠久的烧砖历史和文化。至今,村内仍保留着华东地区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的古窑群遗址。
锦溪镇祝甸村砖瓦厂。中新网 张奥林 摄
首先引入记者眼帘的,是一座高耸的烟囱与一排红砖厂房。据当地宣传部门负责人介绍,此处曾是一座砖瓦厂,20世纪90年代,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当地所有砖瓦厂都被要求关停并拆除。
但是,祝甸村人觉得此处凝结了许多砖瓦匠人的情感,当时召开村委会讨论,决定关停砖瓦厂,但保留建筑。
在废弃多年后,终于在2015年,当地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参与,对砖瓦厂进行了改造。
改造后的砖瓦厂主体建筑没变,内部有一部分功能的完善,并融入了一些工作室和咖啡厅。现在,该砖瓦厂作为砖瓦文创与科普教育的基地,正发挥着新的作用。
锦溪镇祝甸村砖瓦厂内部装饰。中新网 张奥林 摄
进入砖窑内部,穿过低矮的通道之后,里面呈现的是另一番景象。西餐长桌上摆满了餐具酒杯、房间深处有壁炉装饰,俨然一副高级西餐厅的装潢。但又深藏在砖瓦厂这样一座本已“废弃”的建筑里,此情此景,充分体现出了祝甸村在变“废”为宝工作上的智慧与成果。
据了解,近年来,锦溪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生态人文,依托“水园田居”资源禀赋和“窑”“水”“农耕”特色文化,全力打造“最水乡”田园乡村风貌,推动“水美锦溪”在高质量发展中,跃上新台阶。
【水幕电影:大渔湾智谷小镇】
当天,采访团还专程赶往昆山大渔湾智谷小镇。昆山大渔湾智谷小镇位于昆山城西,整个园区以大渔湖为支撑,利用周边公共绿地、沿河腹地、近河空地等水生态资源,布局科创产业,兼顾特色文化、建筑和环境,做足“水文章”,探索高起点建设、产学研一体的特色小镇之路。
昆山大渔湾智谷小镇。中新网 张奥林 摄
该地区以“水”为笔,绘就生态画卷,突出“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城市社区”三大主题,通过庙泾河生态廊道串起从研发到产业化全链条高度集成的产业集群,形成以大渔湖和文化运动休闲街区为核心,以杜克大学为主的创意交流中心和以昆山工研院、清华科技园为主的创意培育中心的发展空间格局,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的蝶变。
昆山大渔湾智谷小镇。中新网 张奥林 摄
记者看到,整个园区地势开阔,夜幕下的仿欧建筑倒映在湖面上,搭配上音乐喷泉与水幕电影,美轮美奂,相得益彰。据园区负责人介绍,该园区会在每周六放映30分钟左右的水幕电影,电影内容以介绍昆曲为主,还会结合一些地方特色。
目前,大渔湾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38亿元,将配套建设三个圈层100万平方米的商业、文化、休闲空间和双创载体,实现“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价值转化和融会双赢。
【用心灌溉:太平街道沈桥村】
太平街道沈桥村的菜地。中新网 张奥林 摄
8日一早,采访团来到位于苏州市相城区的太平街道沈桥村。
沈桥村东临阳澄西湖,区域面积3.12平方公里,辖区人口5185人,2017年,沈桥村以沈桥工业园环境整治为契机,在街道的统一指挥下,全力开展“263”专项行动。清理“散乱污”企业、复垦复耕土地,村庄环境有效提升。
行动对历史违建、乱堆放等影响环境的问题全面清理,并对区域内所有河道实施清淤,建生态护坡,同时推进植绿增绿,全力提升沈桥的生态文明。
通过集中行动整治,沈桥已拆除厂房约150000平方米,腾出空地350亩左右。350亩土地完成复垦,并顺利通过市土管部门的验收。
记者观察到,现在的沈桥村周边均为农田,种植着蔬菜和粮食等农作物,穿城而过的一条小河碧波荡漾,周围农田的灌溉用水,均取自这里。
太平街道沈桥村。中新网 张奥林 摄
据当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在环境整治前,沈桥村村民平时都不敢开窗,出门须佩戴口罩;不过,现在的沈桥村天变蓝了、水变绿了,村民不仅实现了“开窗自由”,晚饭后,也可以舒舒服服地出门遛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