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株洲要实现“全域二类水”目标 渌江要变样板河

株洲日报讯 4月12日,春光明媚,花红柳绿的湘江风光带,成了市民赏景休闲的天然公园。

汛期之中,虽不见碧波荡漾,但随着湘江保护和治理三个“三年行动计划”的持续实施,清水塘老工业区的关停、沿线排口的截流整治,“一江两水”(湘江、洣水、渌水)水质持续改善,湘江、洣水水质稳定达到二类。

今年,我市污染防治工作提出“全域二类水”的目标,消除水污染、改善水环境,我市将从哪些方面发力?

渌江瞄准省级样板河

株洲市生态环境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市“一江两水”中,湘江和洣水水质已经稳定提升至二类水,仅有渌水有4个月仍为三类水质。

实现“全域二类水”的目标,关键在于改善渌水水环境、消除现有水污染,提升其流域水质。

株洲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郭胜介绍,提升渌水水质,我市在2019年11月即明确了工作目标,即将渌水打造成全省“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样板河、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流域综合治理典范。

郭胜介绍,打造省级样板河,我市将开展6大行动,打造3个示范河段。涉及沿线1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其中醴陵市10个,渌口区2个。将重点打造3个示范河段,如湘赣边区示范河段,主要提升改造沿线环境,建设生态景观带,开展控源截污;醴陵城区示范河段,主要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加快二圣河等黑臭水体治理,开展河道清淤、控源截污;渌口城区示范河段,主要开展滨水北路、堤防和水利景观建设,推进渌水梯级开发。

6大行动包括防洪堤防达标提质建设、堤防岸线整治、排污口整治、城乡污水及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整治、清理“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行动。

6大行动统领之下,将建设12个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234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以及276个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站,完成渌水两岸500米范围内所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清退,全面清退网箱养殖,推进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5个治理项目,全市水体除“黑臭”

4月12日下午,建宁港黑臭水体治理项目现场,沿港渠进行的截污干管顶管作业正在实施,到今年年底前,建宁港周边区域的生活污水,将全部截流进这些管道中,切断污染建宁港的污水来源。

作为水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将于今年提档加速,全市今年将实施黑臭水体治理项目15个,其中市区13个,醴陵市2个、攸县1个。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保障黑臭水体治理项目顺利推进,《株洲市2020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实施计划》已于日前制定下发,明确责任主体、倒排施工进度,并实行周调度、月汇总、季督查。

水体黑臭,主要是因为污水没有得到有效收集和处理。今年15个黑臭水体祛黑除臭的同时,全市污水收集和处理的基础设施短板将加速补齐。

根据《株洲市污染防治攻坚战2020年度工作方案》,今年全市68个建制镇将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通过积极推进雨污分流、老旧污水管网改造和破损修复等工作,加快消除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显著提升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效能,县城、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95%左右。

此外,我市还将持续开展市级工业集聚区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排查整治管网不配套、雨污不分流、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自动监控运行不正常等问题,实现工业园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工业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达标排放,在线监控稳定运行。

新建5个监测站,全域水质情况实时掌握

在大力实施水污染防治的同时,今年我市还将在“一江两水”新建5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全方位掌握全域水质信息。

据了解,今年计划新建的5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分别位于洣水炎陵县和茶陵县交界处,洣水支流沔水炎陵县与茶陵县交界处,渌水支流铁水醴陵市与攸县交界处,渌水支流澄潭江江西与沿塘交界处,以及湘江菜码头渡口处。

郭胜介绍,目前我市在“一江两水”已建成自动监测水站7个,其中湘江2个、洣水2个及渌水3个,主要位于干流出入境位置,新建5个水质自动监测站,一能补充“一江两水”干流水质监测能力,其次则是填补了此前各支流水质监测的盲区。

“监测9项常规污染物浓度指标,数据实时上传至市、省、国家各级监控平台。”郭胜介绍,这些水质自动监测站建成后,不仅能大幅提升我市的水质监测能力,还能为跨流域实施的生态补偿提供数据支撑。

“如果从上游来的水,流经某县市后恶化了,下游城市为上游城市提供生态补偿;上游来水流经某县市后改善了,上游城市则为下游城市提供生态补偿。”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