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围倒逼渔业高质量发展 湖北水产业首次呈现减量增收

3月7日,湖北黄冈市蕲春县兴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2000亩基地里,工人们忙着投入泥鳅、翘嘴鲌、鲶鱼等优良种苗。负责人陈爱国介绍,合作社积极调整结构、发展生态养殖,去年实现产值450万元、纯利润120万元,创建社以来最好业绩。

  兴发合作社的发展,折射出全省渔业转型升级轨迹。从7日召开的全省水产工作会上获悉,去年全省水产品总量465万吨,比上年减少1.1%,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减产,仍连续22年保持全国第一;渔业产值1088亿元,增长5.63%;渔民人均纯收入18829元,增长9.3%,全省渔业生产首次呈现“减量增收”的态势。

  “养殖方式发展的重大变革,倒逼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湖北省水产局局长李水彬介绍。水产业一直是湖北的骄傲,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围网养殖被视为水产增产、渔民增收的有效手段,却也带来了江河湖库水域环境恶化的忧患。2016年,湖北省要求全面拆除121万亩围栏围网。截至目前,全省已基本淘汰湖库围栏围网网箱养殖、投肥养殖等环保风险型养殖方式,据湖北省水产局测算,拆围之后,全省水产品产量减少5%左右。

  减产不能减收。全省挖掘“水面之下”潜能,不断探索循环水养殖、大水面生态渔业、稻渔综合种养等新模式、新技术,累计改造精养池塘面积200万亩,发展“虾稻共作”模式410万亩。

  效益的提升,还来自于品种结构的不断优化。湖北省小龙虾、鳝鳅、河蟹产值均过百亿元,其中,小龙虾产量63万吨,综合产值达850亿元,增长18%。一二三产业突破性发展,产值突破千亿元,特别是休闲渔业、电子商务成为新的增长点,全省创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39家。“潜江龙虾”“洪湖清水大闸蟹”“武昌鱼”“监利黄鳝”“荆州鱼糕”等品牌逐渐深入人心。

  吃得好,更要吃得安全。连续多年,湖北省水产品质量保持较高水平,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782家、认证产品1020个,总量处于全国内陆省份前列。去年水产品质量监测合格率达99.89%,创历史新高,全省未出现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