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当年《5年高考3年模拟》已翻烂
同桌的你橡皮都已用完
熬过寒窗苦读的那些年
好不容易提交了高考答卷
赶紧来把今天的微信看
不然过两天填高考志愿
你可能可能可能就会发现
▼
然而!!!
标重点!!!
下面这些院校,“水”可不是一般的深
早可追溯到上世纪初期
在战火中育人
在新中国成立后转身
成长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培育了无数水利学子精英
托起无数伟大水利工程
抒写中国水利华章
他们就是“水中贵族”
历史悠久的水利王牌高校
清华大学
水利水电工程系
施嘉炀 张光斗
01
1926年,清华大学工学院设立土木工程系,其中的水利组成为水利系的前身。1933年,旧水利馆(水力实验馆)落成。1951年,教育部决定在清华大学工学院设立水利工程系和水力发电工程系,施嘉炀教授和张光斗教授分别担任系主任。
施嘉炀
施嘉炀(1902.9.16-2001.12.23),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1980年组织成立了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担任首届理事长。
毕生致力于工程教育,培育了中国数代科学技术人才。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对三峡水利工程的许多专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论证,对水电发展规划方面也提出了重要建议。为了培养水利工程师,施嘉炀设计并主持修建了水力实验馆,除可进行模型试验外,还设置了水轮机试验台。1958年施嘉炀提出在修建水库同时要为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部门服务,所以应把“水能学”这门课程改造为“水资源综合利用”,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中国的水利建设服务。施嘉炀为祖国工科大学的教育事业与教材编著奋斗了一生,创造了丰富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张光斗
张光斗(1912.5.1-2013.6.21),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市,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和工程教育家,中国水利水电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清华大学原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主持设计了密云水库、渔子溪水电站等工程,为黄河和长江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葛洲坝、丹江口、三门峡、小浪底、二滩、三峡、龙滩等多座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指导,编写了《水工建筑物》等学术著作,参与主持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
目前,清华大学水利系的学科布局覆盖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的全部二级学科(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以及归属于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的岩土工程学科和归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设项目管理学科,其中“水工结构工程”与“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为全国重点学科。
河海大学
张謇 李仪祉 钱正英
02
河海大学,源于1915年由近代著名教育家、实业家张謇创办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这是中国第一所培养水利人才的高等学府,开创了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先河。张闻天、沈泽民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河海求学,并从这里走上革命道路。
1924年与东南大学工科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学,1927年并入第四中山大学,后更名为中央大学、南京大学。1952年,南京大学水利系与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水利系科以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组建华东水利学院,钱正英为首任院长。1960年,学校被认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85年恢复传统校名“河海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张謇
张 謇(1853-1926) 江苏南通人,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创办者。
清光绪状元,称实业、教育为“富强之大本”,先后创办大生纱厂、通州师范、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等10多个企业、学校。1909年被推为江苏咨议局议长,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北洋政府农商总长,袁世凯将称帝时辞职南归续办实业与教育。
李仪祉
李仪祉(1882-1938) 陕西蒲城人,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教务主任、教授。
1898年考中同州府秀才,1904年考入京师大学堂,1909年赴德留学,攻读水利专业。1914年回国后即参与学校筹建,1923年为解救陕西旱灾投入艰苦的水利工程建设。由于成就突出,被中国水利界公认是理论和实践上贡献最大的近代水利专家。
钱正英
钱正英,女,1923年7月生,浙江嘉兴人,194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工作,上海大同大学土木工程系肄业,中国工程院院士。1975年任水利部部长,曾任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钱正英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及保护的方针、政策和管理办法,组织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均已颁布实施),使中国水利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目前,河海大学设有水文水资源学院、水利水电学院、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等水利相关专业。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水利工程),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15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5个博士后流动站,共有41个学位授权点。
武汉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
谢鉴衡 张蔚榛 茆智
03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可追溯至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土木系水利组,1952年成立武汉大学水利学院,1954年国务院批准成立武汉水利学院,1958年更名为武汉水利电力学院,1993年更名为武汉水利电力大学。2000年四校合并成立新的武汉大学,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的水利工程系、水力发电工程系、水资源与河流工程系及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整合成立水利水电学院。曾培养了谢鉴衡、张蔚榛、茆智等院士。
谢鉴衡
谢鉴衡(1925.1.3-2011.2.9.),湖北洪湖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泥沙专家,武汉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中国河流泥沙及治河工程专业的创始人之一。
谢鉴衡在河流泥沙运动学、河床演变学、河流模拟等理论问题上卓有建树,为长江葛洲坝、三峡工程、黄河小浪底工程、黄河中下游及河口治理等重大水电工程泥沙问题的解决做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三峡工程论证泥沙专家副组长,参与并领导了三峡工程问题的研究,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关于黄河演变的理论研究及治理思路,在几十年的治黄工作中起到了指导作用。
张蔚榛
张蔚榛,河北省丰润县人,1923年出生。曾任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教授、农水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清华大学兼职教授、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水利部技术委员会委员。1997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蔚榛建立了正确的地下水资源概念,发展了地下水资源评估理论和水井计算方法。在农田地下排水设计研究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在中国首先应用势能理论研究饱和和非饱和土壤水运行及溶质运移问题,取得了开拓性成果。
茆智
茆智,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导师。
长期致力于农田灌溉研究、教学与生产工作,在灌溉工程及其用水管理的理论与技术方面有出色成就。所主持研究的“农田节水灌溉方法”发展了农田节水灌溉的理论,具有深远的学术价值,并已推广166万公顷,增产粮食27.4万吨,节水13亿立方米,创造了4亿多元经济效益。
目前,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开办有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2007年水利工程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017年水利与土木矿业工程学科群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历史沿革
04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起源自1951年创建于北京的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水利学校。曾三次搬迁,四易校址,先后在北京、岳城、邯郸、郑州等地办学。
北京时期(1951-1969)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当时的水利部部长傅作义于1951年主持创建了学校的前身——水利部水利学校。隶属国家水电部管理。有学生115人,校址设在阜城门内。1954年,学校改名为水利部北京水利学校。1958年10月6日,与北京水利发电函授学院、北京水力发电学校合建北京水利水电学院,在北京市东郊定福庄举行成立大会。院长由北京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子林兼任。
张子林院长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
邯郸时期学校大门
1966年4月,周恩来总理前往河北地震地区视察,座谈时了解到华北缺乏水利人才,于是提出了将北京水利水电学院从北京迁至邯郸的建议。5月30日,水利电力部致河北省委、省革委将北京水利水电学院迁往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岳城水库工地。
岳城时期(1969-1976)
1972年11月7日,河北水利水电学院在邯郸中华大街南头建校,岳城保留教学点,改由水利电力部与河北省双重领导,以水利水电学院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北京水利水电学院教学楼
邯郸时期(1977-1989)
1987年6月30日,国家教委同意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成建制地由河北省邯郸市迁至河南省郑州市。1990年7月22日,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在郑州市河南省科技馆举行信息发布会,宣布学校1990年开始搬迁郑州。
郑州时期(1990- )
2013年5月,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水利被称为“功在千秋的事业”,水利专业近年来又年年上榜十大就业率最好专业,远有治水大禹英风古今,近有院士大师让人敬仰,快来选择与我们同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