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石窟寺(左),经过蒲河桥,西南行,进入茹河河谷。河谷相当宽阔,北侧的塬都开垦了很好的梯田。
北大文研院西北史地考察团在宁夏重点文保东海子遗址留影 任超/摄
在今天的地图上,渭河上游北面最大的一条支流,也叫葫芦河。2010年前后,我曾经几次经过这条河谷。当地人解释说,这条河河床狭窄曲折,形似“葫芦”,所以称为葫芦河。我当时就很纳闷:到底是当河床像个葫芦瓢呢,还是整条河像是葫芦藤?
三条葫芦河
《太平寰宇记》卷三二泾州保定县下记有“胡卢河”,谓:
本名蔚茹水,源出原州西南颓沙山下,入泾。(中华书局点校本,第692页)
按:宋保定县乃唐安定县所改,在今泾川县北,其境内不当有蔚茹水。此条记载实应移入原州临泾县(治在今镇原县城关镇)下。这条记载,当出自唐中期志书。盖原系于唐泾州临泾县下,后来,临泾县置行原州,泾州实已不领临泾县,而志书编者仍将此条留在“泾州”目中,遂将其系于泾州首县保定县下。此蔚茹水,当即流经今宁夏彭阳县、甘肃镇原县境内的茹水河、茹河。而同书卷三三原州临泾县(宋原州,即唐末行原州,治在临泾县)下又记有“原州川水”,说它“自蕃界,来入(原)州界,五十五里,入宁州彭阳县界”(第703页,这里的句读与点校本不同)。《太平寰宇记》在原州“四至八到”里说原州东至宁州彭阳县五十五里,西至当州开边堡三十里,“濠外蕃界”(第702页)。上引“原州川水”所记自水从原州入宁州彭阳县界的“五十五里”,就当是指这五十五里,其水西来之蕃界,也就是今镇原开边镇以西、以北地区。那么,这条“原州川水”,也就只能是今茹水。《太平寰宇记》既然在原州临泾县下记载了原州川水(今茹河),就只能把“胡卢河”(也是今茹河)放到泾州保定县下了。这是一条胡芦川,亦即蔚如水。
《太平寰宇记》卷三三原州萧关县下也记有一条 “蔚茹水”,说它“一名胡卢河,源出原州西南颓沙山中”(第706页)。此条记载,与《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原州萧关县“蔚茹水”条(中华书局点校本,第60页)所记相同(《元和志》并谓水在萧关县城西)。唐宋原州萧关县,在今固原市北,自古无异辞。这条葫芦河,当即流经今固原市、海原、同心、中宁等县市,在中卫市东汇入黄河的清水河。这是第二条葫芦河(葫芦川、葫芦水,蔚茹水)。
而在今天的地图上,渭河上游北面最大的一条支流,也叫葫芦河。它发源于西吉、海原二县交界处,向南流经西吉、静宁、庄浪、秦安诸县,在天水三阳川汇入渭河。2010年前后,我曾经几次经过这条河谷。当地人解释说,这条河河床狭窄曲折,形似“葫芦”,所以称为葫芦河。我当时就很纳闷:到底是当河床像个葫芦瓢呢,还是整条河像是葫芦藤?这个解释,不能让人信服。这是第三条葫芦河。
这三条葫芦河(水、川),分别流入泾水、黄河与渭河,一条向东流,一条向北流,一条南流,却全部发源于固原市境内的六盘山。三者之间,是否有关联?这是我在考察时带着的问题之一。
茹水河(茹河)
2019年6月21日,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西北史地考察团一行,在邓小南、李零、李孝聪先生的带领下,从庆阳市(西峰区)出发,翻过董志塬,到达北石窟。北石窟即位于茹河与蒲河汇合处。考察团在考察北石窟之后,经过蒲河桥,西南行,进入茹河河谷。先考察了彭阳古城(位于茹河北岸)。然后基本沿着茹水河谷,走县道002,到镇原县城。沿途观察茹河河谷,相当宽阔,在彭阳村、下碾张家-堡子沟-上碾张家、刘水家、北川村、阳坪、桑家坪、祁家坪、罗河湾,以及镇原县城关镇一带(自下游而上),都形成宽谷,河谷两侧的塬,也并不高,特别是北侧的塬,较为低平,都开垦了很好的梯田。正是麦黄时节,谷底塬上,都是将要收割的麦田,非常漂亮。在彭阳古城(彭阳村),看见了大片的麦田。两千年前,这些地方,应当是种栗的吧。(当天下午,由镇原县城东南行,越过镇原南塬,进入泾水河谷,到泾川县。)但是,茹水河谷的耕作区,明显地比不上其南的泾水河谷那么宽,两侧特别是南侧的塬,似乎比较高,塬上的垦作,似乎也远比不上东面的环水流域。
2019年6月23日,考察团从固原市出发,南行,在开城乡折东行,翻过六盘山东支的一段山岭,先考察东海子水库(即马场水库)。东海子水库应当处于茹水上源北面的一条小支流的源头。它的东南方有一个村子,叫海口村。因为交通不便,考察团没有从水库向东南行,直接到海口村,而是折返开城乡,再转入省道70。所以,我们没有能观察朝那渊与茹水之间的关系。在水库与海口村之间,有两个小聚落,大岔与西岔湾,那么,从水库下来到海口村的这道沟,姑称之为大岔沟。大岔沟东南流,在海口村东南,与自西南流来的乃家河(茹水正源)相汇。乃家河的南源称为芦子沟,北源称为火龙沟,西源(正源)称为小岔沟。三条沟的上源就是分水岭。由于乃家河较长,所以,现以乃家河为茹水正源。然大岔沟与小岔沟的称谓,使我们怀疑大岔沟更可能被古人视为茹水的正源。换言之,朝那渊可能被古人视为茹水的正源。
23日上午的考察路线,是从马场水库(东海子水库)折回开城乡,南行,在青石嘴收费站转东行,进入省道70,经乃家河水库、乃家河村,到古城镇,考察古城遗址。然后从古城镇,到彭阳县城关镇(晚上回来时,才看城阳古城)。这一段路,都是沿着茹水的。然后,下午绕了一圈(看彭阳县境内的古长城)之后,又到了城阳乡的城阳古城,从城阳古城回到彭阳县城。彭阳县城关到城阳古城这一段,也是沿着茹水的。
所以,这一次考察,总计考察了两段茹水:一段是从茹水源头(乃家河),经古城镇、彭阳县城关镇、城阳乡,这一段基本上在彭阳县内,是上游;另一段是从茹河与蒲河汇合处,溯水而上,到镇原县城,这一段可称为下游。从彭阳县城阳乡向东南流,直到镇原县城关镇,这一段(姑且称为中游),没有实地去看。从地图上看,这一段中间河谷最宽的,在开边镇一带。
茹河与蒲河交汇处的古彭阳(汉彭阳县?)、镇原(临泾县,晚唐五代至宋代的原州、临泾县)、朝那(古城镇)三处,分别控制着茹水的下、中、上游。单纯从地理形势上讲,古彭阳(彭阳村)、朝那(古城)控制这条通道的东端与西端,是非常重要的。而镇原(临泾)则是茹水流域的中心。换言之,在统一王朝的格局下,东西向交通是重要的,彭阳古城和朝那古城就是这一地区最重要的两个点;如果东西交通断绝或不重要,从地域控制的角度,则镇原最为重要。至于开边、城阳、彭阳县城关镇这三处,则是次一级的中心。
秦及西汉时期,王朝国家的力量向北伸张,在茹水上游设置了朝那县,在其下游与蒲河交汇处设置了彭阳县(汉彭阳城,谭图画在蒲水之上,其地或正当在今北石窟附近或稍北,在董志塬上。然汉代蒲河流域似并不重要,彭阳应当还是在茹水这边,以控制茹水东端的入口)。东汉中期以后,王朝国家对于茹水流域的直接控制似乎渐次衰退,秦西汉至东汉前期已向北推进到茹水流域的农耕区域,可能向东南退到了洪河流域。茹水流域及其周围地区,长期实际上处于当地胡汉豪族大姓的控制之下。至北魏重新控制这一区域之后,相关的政区建置,就反映了东汉以来一系列变化的结果:茹水流域及其北面的蒲河流域都没有设县,而其南面的洪河流域则保留了汉代以来的临泾县与安武县,对泾水上游地区的控制则得到明显加强。显然,到北魏时期,这一地区东西向的交通,乃以泾水河谷为主,以前走茹水河谷的那条通道,可能基本上被放弃了。北石窟在这一时期的开凿,因而显示出其特别重要的意义。显然,由于朝廷没有在茹水流域设置县及以上政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遂更重视对大族的拉拢利用以及宗教手段的使用。
隋时安定郡领鹑觚、阴盘、朝那、良原、临泾、华亭等六县。大业初置湫谷县,后改为临泾县,在今镇原县。县盖因水而得名,“湫谷”当即茹水。茹水流域在经历了东汉以来的动荡之后,重新置县,且处于中游地带,而非如汉时,彭阳与朝那二县分处于茹河东、西两端,说明湫谷县(临泾县)之设置,乃是为了控制这一地域(丰义城,不会是在汉代彭阳县故址,它本属彭原县,唐武德初由彭原分出,单独置县。这条河在隋唐时被称为“湫谷”,正说明当时人认为著名的“湫渊”即在此水上源。而“湫谷县”被改称为“临泾县”,又说明当时人观念里,或以这条湫谷水作为泾水的正源。
唐代泾州治安定县,在今泾川县北。阴盘县后改为潘原县。二县在泾水上。茹水东端有丰义县,为丰义城所升置。广德、兴元年间,吐蕃从西面压过来。广德元年(763),泾州治安定县陷于吐蕃;至兴元初(784),良原县陷入吐蕃。自此之后,泾州地区,包括茹水流域在内,吐蕃势力渐大。至晚唐五代,此一地区吐蕃之影响当甚重。吐蕃之进入,迫使原居于此一地区的诸种羌胡或者向汉靠近,或者融入吐蕃。《太平寰宇记》卷三三“原州”总叙下述中唐以后原州(移治今镇原县的原州)地区的变化较详,说:
自禄山乱后,西戎犯边,洮、兰、秦、陇,尽为虏境。贞元七年,泾原节度使刘昌置(原州)于平凉县,至元和三年移于泾州临泾县,置行原州,遂命镇将郝玼为刺史。始玼以临泾地宜蓄息,西蕃每为寇,即屯其地。尝白其帅,请城以控之,前帅不从。其后段佑为节度使,玼复白佑。佑多其策,乃表请城之。故诏玼镇其地,自是西戎无敢犯泾者。玼出自行间,前无强敌。在边三十年,生得蕃人,辄刳剔而归其尸,蕃人畏之如神,下令得玼者,赏以等身金。蕃人小儿啼号者,但连呼郝玼以怖之。大中三年,本道节度使康季荣收复关陇,却归旧原州。唐末,黄巢作乱,复陷城壁,再移原州于临泾县置。(第701—702页)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茹水流域地宜蓄息,故吐蕃常于此作为屯地。虽然记载说郝玼在此地颇有威势,然其地之基本居民,显然是以吐蕃为主。盖中唐以后,泾水及其以北、以南诸支流流域,当已全面吐蕃化。《太平寰宇记》于临泾县下记有“和戎原”,谓在县南二十五里(第703页)。这个和戎原,正当是考察团9月21日自镇原县城关镇东南行,越过洪河后,又上的那个大原。原以“和戎”为称,正说明原上多为“戎”。所以,可以大致肯定,当晚唐五代到北宋初,茹水(原州川、蔚茹水)、洪河(阳晋水)以及泾水上游两岸的塬上,大抵均分布着吐蕃等各种蕃胡,只有河谷地带,才是官府编排有乡里、能够较好控制的汉民。
《太平寰宇记》卷三三原州临泾县下记有阳晋水与原州川水。阳晋水,在县南一十五里,“自罗使堡蕃界来,入本州,八十里,入泾州保定县界”,就是今之洪河。罗使堡当在洪河上游,已属于蕃界,“罗使”当是吐蕃语(应就是“逻些”的另一种汉字写法)。怀疑“阳晋”也可能是吐蕃语,或其他蕃语。总之,阳晋水(洪水)流域在中唐至宋初,应当是以吐蕃等各种蕃人占据为主。而原州川水(即今茹河,已见上文),则显然是以“原州”而得名,盖元和三年(808)于临泾置行原州之后,这条河才被称为“原州川水”。郝玼等所率领的唐朝军兵,以原州川水河谷(今茹河)为中心,其周围即是各种蕃胡人群活动之区。而唐后期置行原州于临泾,以及茹河得称“原州川水”,正说明中唐以后,泾水通道受到吐蕃的阻隔,茹水通道复形重要。
至此,我们遂得明白今茹河得名蔚如水(葫芦水、葫芦川)的根源。《元和郡县图志》卷三泾州临泾县下说:“县有彭阳川,去彭阳县一百步。县界兼有汉安武、安定、彭阳、抚夷四县之地。”(第57页)唐时茹河流域并无彭阳县,此处所说“彭阳县”,当指汉时旧县。所以,这条河,在汉代应当叫“彭阳川”,盖因县邑而得名。在隋及唐前中期本当叫做“湫谷”或“湫谷水”,也可能被视为泾水的正源,所以湫谷县得改称为“临泾县”。至唐后期,置行原州于临泾,这条河遂被称为“原州川水”;而唐前中期的原州有一条著名的河川,就是蔚茹水,也叫葫芦河。原州既然由今固原移到了今镇原,原在固原境内的“原州川水”之名(蔚茹水,葫芦河)也就随之移到了今镇原县境内。